篦 (笓 枇 箆 鎞) 【异体 古文】
拼音:bì
部首:竹
总笔画:16
部外笔画:10
结构:上下
五笔:TTLX
倉頡:HHWP
通用字
基本释义:
- 一种齿比梳子密的梳头用具,称“篦子”。
- 以篦子梳:~头。
篦 bì
- 用竹子制成的、齿很密(齿比梳子密)的梳头用具:篦子。
- 用篦子梳发:篦头。
《康熙字典》释义
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
【廣韻】邊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邊迷切,𠀤音蓖。釵篦。又竹器。 又【說文】導也。今俗謂之篦。【廣韻】眉篦。 又【集韻】頻脂切。同笓,取鰕具也。
《说文解字》释义
【卷五】【竹部】 编号:2999
篦,[邊兮切 ],導也。今俗謂之篦。从竹𣬉聲。
首字为“篦”的词语
篦篱 篦刀 篦箕 篦头铺 篦帘 篦梳 篦头待诏 篦簵 篦子